欢迎访问
全国服务热线:
022-81110910
首页>>资料库>>松哥评文

【松哥评文-022篇】 画到生时是熟时

作者:管理员   时间:2020-03-11 15:41:34  来源:未知   浏览:81次


画到生时是熟时

2017年06月07日 《人民日报》 魏寅

【松哥评文】标题设置悬疑,哲理文章最佳标题即是如此,设置与常规想法相反的道理作标题,引起阅卷人的兴趣。

 

古代专事画竹者不乏其人(先从社会历史背景入手,入手时运用反衬手法,衬托出郑板桥的难能可贵)。清代画家郑板桥把竹子画得清新隽秀、独具一格,因此广为人知(第二句直接阐述结果,结果最后是成功的、胜利的,是与社会背景的“不乏其人”变为了“独具一格”)。历经40载春秋,郑板桥“日间挥写夜间思”,在熟谙各类竹子的外表形态、独特风姿之后,不惜“冗繁削尽留清瘦”,逐步达到了画筋、画骨、画精神的境界(对过程进行描述,寥寥几笔就好,关键是细节,仿佛笔者对郑板桥非常熟悉)。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,他将画竹的真谛总结为“画到生时是熟时”(总结成功经验)

【松哥评文】起,引出总论点,从该观点的出处(郑板桥画竹的经历)开始讲起。从这段话中,各位同学不妨学学如何描述一段宽泛的经历。这种案例描述可以总结为“两边开炮,中间开花,粗中带细”。

 

“画到熟时”不难理解。经过艰苦磨炼,取得由浅入深、由表及里的进步,画技就能日臻纯熟。何谓“生”呢?生者,新也。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,在熟的基础上再度探索、更上层楼,又会觉得有一些东西还未认识到位,还是生的。画竹如此,对于探索新领域、发现新知识而言,又何尝不是这样?由生到熟,变熟为生,再化生为熟,就不难在生与熟的演进中,实现认知的螺旋上升。

【松哥评文】起,因为总论点意思较为晦涩,所以本段又进行进一步的解释。所以应该还算是“起”的范畴。

 

俗话说“熟能生巧”,但满足于熟、止步于熟,却未必能生出巧来。明朝张溥,每读书必亲自抄写,抄完诵熟就烧掉,然后再抄再读,直到读得滚瓜烂熟,因此留下“七录七焚”的佳话。有的人慕其声名、学其方法,却只见其熟、不见其巧,结果收效甚微。(正例)其实,如果只在旧的认识水平上原地踏步、徘徊往复,不潜心去分析新矛盾、探寻新路径,势必会感到无新可创、无巧可生。也许正因为这个缘由,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观察到X射线却视而不见,与伟大成就擦肩而过;日本科学家古在由直遇见了青霉素却疏于研究,与历史性功勋失之交臂。(反例)

【松哥评文】驳——驳斥错误观点,从反面论证总论点合理性。本段实际是说不能仅仅满足于“熟”——只是“熟”就无新可创、无巧可生。其实还是鼓励大家在“熟”的基础上再潜心去分析新矛盾、探寻新路径。

 

有人感慨,“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”。或许,这只是缘于感觉钝化、视线虚化、内心沙化,想象、灵感、激情便随之渐渐枯萎。如此一来,“熟视无睹”便在意料之中了。而自觉将对象陌生化,往往是自我超越、自我突破的开始。让模糊的眼眸重新清亮、让麻木的触觉再度敏感,重新审视那些本已熟悉的事物,也许,新的风景就会呈现于不经意之间。

【松哥评文】由“入”到“策1”,分析原因之后找到对策。原因是太熟悉,对策是将对象陌生化。

 

韩愈和贾岛关于“推敲”的轶事,早已成为文坛典故,似乎再没什么特别的文章可做。美学家朱光潜经过再“推敲”,却提出了新见解:断定该用“推”或“敲”的前提,首先要弄清庙里有几个和尚;倘若只有孤僧步月归寺,这门当然是他自己掩的了,若敲,反倒显得做作。事实上,发扬领异标新的创造精神,大胆设问、勇于质疑,善于从熟悉的事物中理出生疏的因素,有助于揭示新的规律,开掘新的工作面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策2”,运用倒桩手法,将案例论证前置,然后抛出观点,要发挥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。

 

“画到生时是熟时”,其实可以推而广之。现实中,积分制不是新事物,但有些地区用积分制推动公共服务同城共享,令人眼前一亮;“悬崖村”脱贫难,有的地方反弹琵琶,开农家乐吸引游客,打造扶贫飞索……类似的微创新,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务实管用的方案。这也启示人们:这个世界并不缺乏创新的空间,而是缺少创新的耐心与智慧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策3”,讲微创新,讲创新的耐心与智慧,把对策进一步横向扩宽。

 

摒弃浮躁态度,葆有好奇之心,点燃创新热情,再熟悉的路途也会有不一样的风光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合”,回扣全文,把对策集中呈现。

 

【松哥总评】文章真的做到了观点新颖,论证严谨性一般,但是文章灵魂在开篇,对观点的解释是非常清楚的。

我们在申论答题时,例如“向水学习”、“弘扬黄河精神”等,总论点其实都很抽象模糊,这个时候解释清楚观点是什么意思其实是全文的灵魂与关键。这篇文章赢在把新颖的观点掰开揉碎说得很清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