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
全国服务热线:
022-81110910
首页>>资料库>>松哥评文

【松哥评文-065篇】 辉煌中国,印刻在普通人心底

作者:管理员   时间:2020-03-11 12:00:08  来源:未知   浏览:65次


辉煌中国,印刻在普通人心底

《人民日报》(2017年09月22日05版) 洪乐风

【松哥评文】辉煌中国为本文主题词。《辉煌中国》是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套纪录片,文章全景式记录十八大以来我国发生的变化、取得的成就。考公小伙伴们都应该看看这部纪录片。个人立意为“印刻在普通人心底”,虽然简单,但是也可以模仿。标题模板为“……,印刻在普通人心底”。

 

“大气,又接地气!”“内容很震撼。”“为祖国骄傲,为五年点赞!”中共中央宣传部、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《辉煌中国》,甫一播出就获得许多观众追捧,引来收视热潮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起”,《辉煌中国》纪录片刚播出就获得了群众追捧。主题词呈现清楚,总论点也呈现清楚。

“甫一”现在不用这样的词了,文言中会有,以前的白话小说也会使用,“甫”做“开始”解,表示初始的状语,有时也会作为发语助词,“甫一”就是表示最初,刚刚开始,时间间隔短,蕴含转折的意味,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。

 

新发展理念,如何化为公众的获得感?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,如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?讲述了65个故事,观察了250个成就点位,采访了108个人物,呈现了200组国家成就数据……答案就在纪录片的镜头和话筒中,那些普通人所见证的、所感受的、所讲述的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新发展理念逐渐落地生根,推动着改革发展,辉煌的成就映照着普通人的生活,这是一部纪录片能有如此丰厚素材、如此撼人情感的源头活水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入”从整体上介绍了《辉煌中国》的内容,为后文分解介绍打下铺垫。

 

《辉煌中国》中,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甘肃陇西盛产中药材黄芪,但运输却只能走公路;穿越秦岭的兰渝铁路通车后,能让黄芪的运输费用降到原来的一半。这条铁路,在孙中山先生的《建国方略》中就曾提出构想,但因为技术难度大,一直未能建成。最近五年,投入的增加、技术的进步,终于圆了沿线群众的铁路梦。不仅是兰渝铁路,还有港珠澳大桥、郑万铁路、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、4G网络,一个个圆梦工程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,更助推着亿万中国人追梦的步伐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入1”,《辉煌中国》中的部分内容介绍。重点学习本段如何讲故事,许多学生在举例子讲故事的环节下笔磨叽,而且还容易讲不明白问题,多看看别人如何进行故事铺垫、人物塑造、前后对比等,对写作是有帮助的。

 

发展的每一个脚步,都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。这部纪录片的拍摄,筹集了逾万条案例线索、照片、短视频。可以说,正是亿万人生活的变化,“众筹”起了五年来最精彩的“中国故事”,展现了五年来最震撼的“辉煌中国”。移动支付、共享单车、大数据、云计算……源于创新热情的激发;京津冀一体化、长江经济带、雄安新区……展示中国智慧的区域方案;库布其的沙漠造林,大兴安岭的密林,华北大地的上空……呈现矢志不渝的绿色追求;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北京APEC会议、杭州G20峰会……开放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;大山深处的课堂、长寿之乡的养老小院、小岛医院的点赞墙……获得感幸福感满满当当。发展理念的变革,展示在镜头中、画面里,更写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,刻印在13亿中国人的心底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入2”,依然是片段式讲述《辉煌中国》,本段运用了点例。

同样是举例子,有的是详例,要求前后经过都要介绍清楚;有的是点例,点到为止,提提主题词。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!

 

今天,回望这场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,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,它开启了一段新的航程,让“中国号”巨轮由“加快速度”转向“加快转型”,由“规模扩张”变为“质量提升”。从纪录片里壮观震撼的航拍现场到生动热络的生活现场、激动人心的生产现场,事实证明了“有质量、有效益、没水分、可持续的增长”是可以做到的,证明了“既看速度、也看增量、更看质量的发展”是可以实现的。破解时代难题的治本之策,增强竞争动力的战略指引,厚植自身优势的必由道路,新发展理念应成为长期坚持的指挥棒和航标灯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入3”,介绍《辉煌中国》另外一个角度。

 

9月21日,时速350公里的“复兴号”正式上路奔跑。中国,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也正朝着全面小康的梦想最后冲刺。纪录片中,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说,现在“是可以选择的时代,可以选择做中国梦,做很强很大的梦的时代”。蓝图,为人民而绘就;梦想,靠人民来实现。下一个五年、更多的五年,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让更精彩的故事抒写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。

【松哥评文】“合”,回扣全文。

 

【松哥总评】文章算是一篇典型的观后感式文章,总分总结构非常直观。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政府机关里的观后感应该怎么写?

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不错的思路:段段都是从《辉煌中国》升华到“新发展理念”,段段联系,段段升华。这种“立竿见影式”的联系与升华虽然笨拙,但是不这样又能怎样?